2019年9月20日
Daniel Brühl 西文版Esquire雜誌訪談翻譯 (Mar. 17, 2019)
原本貼在噗浪,難得翻得比較完整,想想還是貼在blog比較好找回資料。
本文是根據今年3/17西文版Esquire雜誌網站的訪談,以Google西譯英,我再翻成中文的,就大略的意思翻沒有逐字,有些地方我看不太明白,也許是機械翻譯的關係。這篇訪談我很喜歡,談到他未來的計劃、政治觀點還有又入圍了金球獎的感想,幽默又可愛。
2018年3月27日
Annihilation《滅絕》
導演Alex Garland是我的新偶像,雖然只有兩部導演作品,此前的Ex Machina《機械姬》也是非常喜歡。《滅絕》雖有許多未解之謎,但是觸發的思考太有意思了,此片的場景十分之美,可惜只能在我家的40吋電視上欣賞,若能搬移到戲院螢幕應該更加震撼。
2016年9月3日
Fury 《怒火特攻隊》
錄了好一陣子才看這片,必須說Brad Pitt演技力讚,拍此片時印象他跟Shia有點不合,原因是受不了Shia的方法派演技,也就是Shia模擬當時二戰軍人的生活狀態,不洗澡把自己搞得很髒還拔了一顆牙什麼的XDrz,但片中兩人很有火花耶。
2015年11月23日
去日本看多特蒙德
這blog長的草快比人高了,自從有了噗浪、推特、臉書等社群網站,寫長篇文章的機會就少了,看看兩年前的Coachella感想只寫了剛到達的那天,音樂祭三天的感想通通荒廢,現在力圖振作還來得及吧?在blog荒廢的這幾年間,增加了一些興趣,這篇文章是新分類的第一篇,這麼難得的事情值得寫文章紀念一下。
沒有留言
/
丸岡滿,
川崎前鋒,
日本,
多特蒙德,
東京,
Borussia Dortmund,
Bundesliga,
BVB,
Football,
ierre-Emerick Aubameyang,
J聯盟,
Marco Reus,
Mats Hummels
2014年4月10日
12 Years A Slave之無雷感想
原先寫在記事本上,後來PO在G+上,最後還是決定放在blog,雖然寫得很短,但還是怕哪天被洗到找不到。
看這電影之前,感受到該題材其散發的強烈政治正確感,弱勢族群被迫害顯然是投奧斯卡所好這種政治正確。但邊看邊覺得此片還是有拍出來的必要性,雖然知道南北戰爭前黑奴迫害的嚴重性,但知道是一回事,看到具體呈現是另一回事。從此片可以得知黑人當時完全是被當成牲畜看待,就算是自由的黑人也有人身安全的疑慮,就像是野外的動物,人類都可以隨意獵捕那樣。任何一種自由都沒有,並被教導奴隸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身分,無法翻身直到死去,多數的黑奴是認命的,那種認命的神情很衝擊。
以下是不正經感想,或許有些劇透。XD

看這電影之前,感受到該題材其散發的強烈政治正確感,弱勢族群被迫害顯然是投奧斯卡所好這種政治正確。但邊看邊覺得此片還是有拍出來的必要性,雖然知道南北戰爭前黑奴迫害的嚴重性,但知道是一回事,看到具體呈現是另一回事。從此片可以得知黑人當時完全是被當成牲畜看待,就算是自由的黑人也有人身安全的疑慮,就像是野外的動物,人類都可以隨意獵捕那樣。任何一種自由都沒有,並被教導奴隸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身分,無法翻身直到死去,多數的黑奴是認命的,那種認命的神情很衝擊。
以下是不正經感想,或許有些劇透。XD
2013年9月12日
Rush《決戰終點線》幕後花絮大整理

本篇是從我讀過的數十篇大大小小訪問中集結出來的,以Daniel Brühl為主,從The Edukators 《替天行盜》開始喜歡上這位德國小生,當初得知他接演Rush的時候很興奮,終於又有機會可以在台灣大螢幕上看到他啦!他的電影總是不太容易在台灣戲院看得到,掐指一算好像一雙手還數不滿。IMDB上的作品表我約看過2/3,有些連英文字幕都難尋的電影就只能看著IMDB興嘆。
追蹤Rush的消息約從2011年至今,導演Ron Howard很慷慨地經常在推特分享此片進度,據說他是從拍攝此片開始推特上癮,看著看著有種陪著這部電影一起成長的感覺。關於此片的訪問我看了相當多,幾乎是能搜尋得到,我都會大致讀讀看,西語德語訪問也會用Google Translate翻成英文讀讀看。從Daniel的專訪延伸到導演、製片、編劇、攝影師之類的訪問都稍有涉獵,以下算是幕後花絮整理,觀賞完電影接著看此文會比較有樂趣喔。(文章很長)
2013年5月10日
Delphic訪問 @ gigguide.tw
by Cameron Alexander
何其有幸在Delphic訪台前獲得gigguide.tw這超棒的演唱會資訊網站(絕非狗腿)邀請,集結了一些問題來訪問Delphic團員(感謝Delphic超級粉絲Moronica幫忙想問題!),該網站上雖言明是由主唱兼bass手James Cook(本次巡迴似乎已不彈bass,而是偶爾玩玩一把Les Paul)來回答問題,但從最後一個問題的一些端倪可看出其實眼鏡吉他手Matt Cocksedge也應該有參與答題才是。Gigguide雖然已請人翻譯了這些問題與答案,
2012年7月10日
Greg Gilbert的UnderSong訪問翻譯

(圖片來源:UnderSong)
Delays最近實在是完全沒有正式的新消息,歌迷只能靠團員們的推特解悶,所幸雖然一半的團員很少在發言,但Greg至少人挺不錯的,固定一段時間就會上線講講話,甚至會給大家看他的畫作,實在是貼心的好孩子啊~偶爾還會回答我的問題,真令迷妹開心。此外除了Aaron會上線說些垃圾話之外,不過最近越來越少了,大概是跟老婆享受甜蜜生活去了(是的,他前陣子結婚了,老婆很漂亮呦),其他人都不知道幹嘛去了,Rowly當了爸爸(Aaron抱Rowly小baby的照片),但不清楚細節,這群人對私生活談論甚少。大概五月左右,Greg的side project The Lunar Fields在利物浦的某個小型音樂祭上第一次公開演出,可能是沒啥名氣,追蹤了一陣子都沒看到有人上傳影片或照片,著實有點心酸啊...幸好UnderSong這線上音樂網站不僅有略略報導一下這場小型的演出,還對Greg作了一個頗為深入的訪問,身為迷妹就獻上不才翻譯,若有錯誤請指教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